4.WES.md

全外顯子定序(WES)是一種針對人類或其他物種的蛋白質編碼區(exons)進行高通量定序的技術,目的是偵測與疾病相關的突變。由於外顯子僅佔基因體的約 1–2%,但包含約 85% 的致病性突變,因此 WES 具備高效率且成本相對低廉的優勢。


一、WES 實驗流程

  1. 樣本採集與 DNA 萃取:從血液或組織等來源取得基因體 DNA。

  2. 文庫建構:將 DNA 打碎、接頭、進行 PCR 擴增。

  3. 外顯子捕獲(Exome Capture):使用探針(probes)針對外顯子區域進行雜交富集。

  4. 定序平台執行:多採用 Illumina 執行雙端短讀定序。

  5. 資料輸出:產生 FASTQ 檔,供後續分析。


二、WES 資料分析流程

分析步驟
說明
常用工具

品質檢查

評估原始讀段品質

FastQC、MultiQC

去接頭與修剪

去除 adapter 與低品質區段

Trimmomatic、fastp

對齊

將 reads 對齊至參考基因組

BWA-MEM、Bowtie2

重複標記與排序

標記 PCR 重複並排序 BAM 檔案

Samtools、Picard

變異呼叫

偵測 SNP 與 INDEL 變異

GATK HaplotypeCaller、FreeBayes

變異註解與過濾

分析變異在功能與臨床上的意義

ANNOVAR、VEP、ClinVar


三、WES 應用領域

  • 罕見疾病診斷:快速定位致病突變基因

  • 癌症基因分析:找出與腫瘤形成相關的驅動突變

  • 遺傳性疾病研究:如先天性代謝異常、心血管疾病

  • 精準醫療:協助客製化用藥與治療方案設計


四、WES 優勢與限制

優勢:

  • 成本遠低於全基因體定序(WGS)

  • 分析集中於致病機率高的區域,較容易解釋變異意義

  • 適合臨床大規模篩檢與家族疾病研究

限制:

  • 無法涵蓋非編碼區變異(如啟動子、調控元件)

  • 捕獲效率不一,可能造成區域偏差與缺失

  • 結構變異與大型 CNV 偵測能力有限


WES 是平衡成本與解析度的理想選擇,特別適用於遺傳性疾病與臨床研究。隨著分析技術進步與資料庫日益豐富,WES 在精準醫療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。

Last updated